不再只控血糖!科學家揭示糖尿病併發症的「真正禍根」,新藥物或將改寫治療規則

不再只控血糖!科學家揭示糖尿病併發症的「真正禍根」,新藥物或將改寫治療規則

您是否曾想過,為什麼即使血糖控制得宜,許多糖尿病患者最終仍難逃心臟病、腎衰竭、傷口難癒甚至截肢的命運?我們一直被告知「控制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金科玉律,但如果這只是故事的一半呢?如果真正的「惡棍」並非血糖本身,而是一個在我們細胞內悄悄上演的「致命共謀」?

一篇於2025年10月發表在頂尖期刊《細胞化學生物學》(Cell Chemical Biology)的封面故事,揭示了一個顛覆性的發現。由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主導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能精準阻斷糖尿病併發症「根源」的實驗性化合物。這項研究不僅為苦於併發症的數億患者帶來新希望,更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糖尿病治療的根本思維。

這項發現的核心矛盾在於:新藥物 RAGE406R 並不直接降低血糖,卻能有效預防因高血糖引發的心、腎及組織損傷。 這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它又是如何揪出細胞內真正的「麻煩製造者」?讓我們一同深入這場發生在微觀世界,卻足以影響全球數億人生命的科學探險。

核心事實:一場細胞內的「致命握手」與解藥的誕生

為了讓您快速掌握這項突破性研究的關鍵,以下是依據原始論文與新聞稿整理的核心事實與數據:

  • 問題根源: 長期以來,醫學界認為糖尿病併發症源於「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AGEs是體內蛋白質或脂肪與過多糖分結合後形成的有害物質,在糖尿病、肥胖患者體內及正常老化過程中會大量累積。
  • 關鍵受體 RAGE: 科學家發現,細胞表面有一種名為 RAGE 的受體(Receptor for AGEs),它就像一個「雷達」,專門捕捉這些有害的 AGEs。一旦結合,便會啟動一連串破壞性的發炎反應。
  • 細胞內的「共犯」DIAPH1: 本次研究的最大突破,是發現了 RAGE 的「細胞內共犯」—— 一個名為 DIAPH1 的蛋白質。當 RAGE 在細胞外與 AGEs 結合後,其位於細胞內的「尾端」會立刻與 DIAPH1 緊密結合。
  • 致命的結合後果: RAGE 與 DIAPH1 的結合,如同啟動了細胞內的「毀滅程式」。它會促使一種名為**肌動蛋白(Actin)**的絲狀結構過度增生。肌動蛋白是構成細胞骨架的重要成分,但異常增生會導致細胞功能失調、加劇發炎反應,最終引發器官損傷與傷口癒合困難等嚴重併發症。
  • 新藥物 RAGE406R 的作用: 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名為 RAGE406R 的小分子化合物。它的作用機制非常巧妙——它不去攻擊血糖或 AGEs,而是像一個「佔位者」,搶先一步與 RAGE 的細胞內尾端結合,阻止 DIAPH1 靠近。 這個精準的「攔截」行為,成功切斷了整個破壞性訊號的傳遞鏈。
  • 動物實驗的驚人成果:
    • 傷口癒合: 在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肥胖小鼠模型中,局部塗抹 RAGE406R 能顯著加速傷口癒合速度。
    • 抑制發炎: RAGE406R 有效降低了一種名為 CCL2 的關鍵促炎性化學信號,從而抑制了巨噬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過度發炎反應,為組織修復創造了良好環境。
    • 安全性提升: 此前的候選藥物 RAGE229 因在標準測試中顯示出可能改變DNA、具致癌風險的結構而失敗。RAGE406R 則成功移除了這個有風險的結構部分,安全性大幅提升。

「目前沒有任何療法能解決糖尿病併發症的根本原因。我們的研究表明,RAGE406R 做到了——它不是透過降低高血糖,而是藉由阻斷 RAGE 的細胞內作用。」 — 研究共同資深作者,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 Ann Marie Schmidt 醫學博士

這項發現的重要性在於,它為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提供了一條全新的治療路徑,有望填補當前藥物僅對第二型糖尿病效果較佳的治療缺口。

專業解讀:從「治標」到「治本」,為何阻斷 RAGE-DIAPH1 是革命性的一步?

傳統的糖尿病治療,無論是胰島素注射還是口服降糖藥,其核心邏輯都是「控制血糖」。這就像面對一場由水管破裂引發的洪水,我們拼命地舀水、排水,卻沒有去關閉那個漏水的閥門。高血糖確實是「破裂的水管」,但真正造成淹水毀損的,是水流衝擊下游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RAGE-DIAPH1 的發現,讓我們終於看清了這個「連鎖反應」的起點。

1. 重新定義「禍首」:從 AGEs 到 RAGE-DIAPH1 複合物

過去,我們將矛頭指向 AGEs。AGEs 就像街上游蕩的「不良份子」,數量一多,確實會引發麻煩。然而,如果沒有人為它們「開門」(RAGE 受體),它們的破壞力將大打折扣。

而這項研究進一步揭示,即使「不良份子」進了門,還需要一個「內部接應」(DIAPH1)才能真正開始搞破壞。這個 RAGE-DIAPH1 複合物,才是真正啟動細胞內「毀滅程式」的元兇。

  • 生活化比喻: 想像一下,高血糖(AGEs)是一封「詐騙信件」。RAGE 是你家的「信箱」,它接收了這封信。但信件本身不會造成損失。真正的危險是,當你(DIAPH1)看了信件後,信以為真,並點擊了信中的「惡意連結」,啟動了電腦病毒(肌動蛋白異常增生與發炎反應)。RAGE406R 的作用,就像一個強效的防毒軟體,在你點擊連結之前就將其攔截,讓詐騙信件變成一封無害的廢紙。

2. 肌動蛋白(Actin)的雙面刃:從細胞骨架到發炎推手

肌動蛋白是維持細胞形狀與運動的關鍵,如同建築物的鋼筋。在正常情況下,它的組裝與拆解受到精密調控。然而,當 RAGE-DIAPH1 複合物被活化後,DIAPH1 這個「工頭」便會失控,瘋狂地命令肌動蛋白聚合,形成過多且混亂的「壓力纖維」(Stress Fibers)。

這些異常的結構會產生多重負面影響:

  • 細胞僵硬化: 過多的壓力纖維使細胞變得僵硬,失去彈性。這對於需要頻繁舒張與收縮的心血管細胞、以及需要過濾功能的腎絲球細胞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 加劇發炎: 這些結構會啟動細胞內的機械性壓力感測器,進一步放大發炎信號,形成惡性循環。在傷口處,這種失控的發炎反應會阻礙組織新生與血管重建,導致傷口久不癒合。
  • 功能障礙: 對於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而言,異常的肌動蛋白重組會影響它們的正常移動與吞噬功能,使其從「清道夫」變成「縱火犯」。

RAGE406R 透過阻止 DIAPH1 的活化,從源頭上避免了這場「細胞骨架的災難」,讓細胞功能回歸正常。

3. 為何這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意義重大?

目前市面上的許多新型糖尿病藥物,如 GLP-1 受體促效劑或 SGLT-2 抑制劑,其作用機制主要圍繞著改善胰島素阻抗或促進血糖由尿液排出,因此主要適用於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自身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他們必須依賴外部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儘管血糖得到控制,但血糖值的波動依然難以避免,體內 AGEs 的累積仍然是個嚴峻問題。

RAGE406R 的作用機制完全獨立於胰島素系統。它不關心血糖是高是低,也不在乎胰島素是否足夠,它只專注於阻斷 RAGE-DIAPH1 這條最終導致組織損傷的共同路徑。這意味著,無論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只要體內存在由 AGEs 驅動的 RAGE 信號通路,就有可能從這種療法中受益。這無疑為數千萬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生活應用與行動指南:在革命性新藥問世前,我們能做什麼?

雖然 RAGE406R 展現了巨大的潛力,但它從動物實驗走向臨床應用,最終成為處方藥,仍需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然而,這項研究揭示的「AGEs-RAGE-DIAPH1」軸線,為我們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和管理糖尿病併發症的寶貴啟示。

我們的目標是:減少體內 AGEs 的生成,並降低 RAGE 受體的活化程度。

短期行動方案:從下一餐開始改變

  1. 改變烹飪方式,避開「梅納反應」陷阱:

    • 減少高溫乾式烹調: 燒烤、油炸、烘烤、香煎等方式容易產生大量 AGEs(食物褐變就是警訊)。
    • 多採用低溫濕式烹調: 優先選擇蒸、煮、燉、滷、水炒等方式。例如,將「炸雞腿」改成「燉雞湯」,將「烤牛排」改成「清燉牛肉」。
    • 善用酸性醃料: 在烹調前,使用檸檬汁、醋等酸性物質醃製肉類,研究證實可以顯著減少烹飪過程中 AGEs 的生成量。
  2. 聰明選擇食物,避開 AGEs 大地雷:

    • 減少加工食品: 特別是高度加工的肉類(香腸、培根、火腿)、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飲料和甜點,它們是 AGEs 的主要來源。
    • 控制精緻碳水化合物: 白米、白麵包、含糖糕點會快速拉高血糖,加速體內 AGEs 的生成。優先選擇全穀類、糙米、燕麥等複合性碳水化合物。

長期生活習慣調整:建立抗糖化的身體屏障

  1. 打造抗發炎的飲食模式:

    • 彩虹蔬果: 每天攝取多種顏色的蔬菜和水果。它們富含的植化素,如類黃酮、多酚,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中和 AGEs 造成的氧化壓力。特別推薦莓果類、深綠色葉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
    • 優質脂肪: 選擇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鯖魚、亞麻籽、核桃,有助於抑制發炎反應。
    • 香料的力量: 在料理中多使用薑黃、肉桂、大蒜、迷迭香等香料。它們不僅增添風味,更含有強效的抗發炎與抗糖化成分。
  2. 規律運動,身體的天然 AGEs 清除劑:

    • 有氧運動: 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從根本上減少 AGEs 的原料。
    • 阻力訓練: 每週 2-3 次的肌力訓練(如深蹲、舉重)能增加肌肉量。肌肉是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場所,肌肉越多,血糖控制越穩定。
  3. 優化生活型態,降低整體壓力:

    • 充足睡眠: 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升高,惡化胰島素阻抗,加速 AGEs 累積。目標是每晚 7-9 小時的高品質睡眠。
    • 壓力管理: 練習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鬆技巧。慢性壓力是體內發炎的催化劑,有效管理壓力對抗糖化至關重要。

風險提示: 以上建議適用於一般性的糖尿病預防與輔助管理。若您已被診斷為糖尿病或有相關健康問題,任何飲食或生活習慣的重大改變,都應在諮詢您的醫師或註冊營養師後進行。

結論:超越血糖控制,迎向精準治療的未來

RAGE406R 的研究,不僅僅是又一款新藥的誕生,它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糖尿病併發症「根源」的大門。它告訴我們,對抗這個世紀之疾的戰場,不只在於控制血糖這個「上游」,更在於精準攔截細胞內觸發破壞的「下游」信號。

這項突破讓我們看見,未來的糖尿病治療將不再是單一的降糖指標管理,而是一個更加個人化、多靶點的精準醫療時代。我們終於有機會從被動地「控制」症狀,轉向主動地「預防」損傷。

在等待這項革命性療法普及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今天起,透過智慧的飲食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來減少體內的「詐騙信件」(AGEs),降低「毀滅程式」被啟動的風險。因為真正的健康,始終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營養素補充建議

基於本文討論的抗糖化與抗發炎原理,以下營養素在科學研究中被證實具有輔助效果,或可作為日常保健的參考。

  • 肌肽(Carnosine)
    功效說明: 肌肽是一種由兩種胺基酸組成的天然分子,被譽為強效的「抗糖化劑」。它能直接與糖分子反應,阻止其與蛋白質結合,從而減少 AGEs 的形成。此外,它還具備抗氧化功能,能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適用對象: 關注血糖健康、希望延緩老化、飲食中常有高溫烹調食物者。
    使用優惠碼「BCW3191」,於iHerb官方網站 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購買,可享折扣優惠。

  • 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
    功效說明: 硫辛酸是體內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同時具有水溶性與脂溶性的特性,能穿梭於細胞各處提供保護。研究顯示,硫辛酸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幫助穩定血糖,並能減少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這與其抗氧化及抑制發炎路徑的能力有關。
    適用對象: 糖尿病前期或已確診者(需諮詢醫師)、有神經麻木刺痛感、希望提升新陳代謝者。
    使用優惠碼「BCW3191」,於iHerb官方網站 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購買,可享折扣優惠。

  • 薑黃素(Curcumin)
    功效說明: 薑黃素是香料薑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其強大的抗發炎能力而聞名。它可以抑制多種發炎信號通路(如 NF-κB),這與 RAGE 活化後所觸發的發炎反應路徑有部分重疊。透過降低全身性發炎,薑黃素有助於減輕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適用對象: 關注心血管健康、有關節發炎困擾、希望提升身體抗發炎能力者。
    使用優惠碼「BCW3191」,於iHerb官方網站 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購買,可享折扣優惠。


資料來源

  1. Theophall, G. G., Manigrasso, M. B., Nazarian, P., et al. (2025). RAGE-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 formin DIAPH1 and human macrophage inflammation are inhibited by a small molecule antagonist. Cell Chemical Biology. DOI: 10.1016/j.chembiol.2025.09.004
  2. NYU Langone Health. (2025, November 3). Scientists Discover New Way To Block “Root Cause”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SciTechDaily. Retrieved from the provided source.
  3. Uribarri, J., et al. (2010). Diet-derived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body's AGE pool and induce inflamma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90, 427-432.
  4. Vlassara, H., & Uribarri, J. (2014).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 and diabetes: cause, effect, or both?.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14(1), 453.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