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時飲食窗口:幫助減少2型糖尿病風險的有效策略**

```html 型糖尿病風險者應縮短進食時間以改善血糖穩定性

型糖尿病風險者應縮短進食時間以改善血糖穩定性

發布日期:2024年9月15日

研究概述

根據最新於馬德里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會議上提出的一項研究,風險較高的成年人可以通過將進食時間限制為每天8小時,顯著改善他們的血糖穩定性。這項由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Dr. Kelly Bowden Davies主導的研究,顯示這一方法可以增強正常血糖水平的持續時間,並減少波動,無論是在早晨或晚間進食時間如何設定。

研究方法與結果

這項隨機交叉研究涉及15名久坐不動的參與者,他們習慣於每天超過14小時進食。相比於常規飲食,研究比較了兩種時限進食(TRE)模式:早期進食(早上8點至下午4點)和晚期進食(中午12點至晚上8點)。結果顯示,這兩種模式在增加正常血糖範圍內的時間和減少血糖變異性方面均顯著優於習慣飲食。

進食模式 正常血糖持續時間 血糖變異性
早期進食 顯著增加 顯著減少
晚期進食 顯著增加 顯著減少
習慣飲食 正常水平較少 波動較大

長期效果與未來研究方向

研究結果表明,採用結構化的飲食計劃對於有型糖尿病風險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可行的增強血糖控制方案。雖然短期內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進一步的研究仍然必要,以探討長期持續執行此飲食模式的效果及其適用性。

“此項研究顯示,進食時間的限制可以在不需要減少卡路里的情況下,改善血糖控制。” — Dr. Kelly Bowden Davies

結論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強調了縮短進食時間的潛力,特別是在改善血糖穩定性方面。這對於有型糖尿病風險的成年人尤其重要,因為良好的血糖控制與糖尿病的預防密切相關。因此,適當安排進食時間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飲食策略。

本文內容基於撰寫時可獲得的公開信息。如有任何不準確之處,歡迎讀者指出,我們將及時更正。

```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