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A缺乏症狀全解析:識別、預防與改善指南

維他命A缺乏症狀全解析:識別、預防與改善指南

最後更新日期:2025-05-18

維他命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涵蓋視覺健康、免疫功能、細胞生長與分化等多項生理機能。然而,全球仍有大量人口,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孕婦與兒童,因維他命A缺乏面臨嚴重健康風險。本文將全面解析維他命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 VAD)的定義、功能、症狀識別、診斷方法、高風險族群、預防與改善策略,以及常見問答,協助讀者科學管理健康,降低因缺乏此關鍵營養素導致的疾病風險。


什麼是維他命A缺乏症?

維他命A缺乏症,指因體內維他命A儲存量無法滿足生理需求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問題。維他命A不僅是一種單一分子,而是包括視黃醇(retinol)、視黃醛(retinal)、視黃酸(retinoic acid)及多種胡蘿蔔素(provitamin A carotenoids, 如β-胡蘿蔔素)的總稱,這些成分參與基因調控、細胞分化、上皮健康、視覺循環、免疫反應和紅血球生成[2]。全球VAD主要威脅資源有限地區兒童與孕婦,但慢性吸收不良、肝臟疾病及長期低脂飲食的成人亦處於高風險[9]。

維他命A的生理功能

  • 視覺健康:視黃醛組成視紫質,維持暗視覺與色覺,缺乏時易發生夜盲症與失明[2]。
  • 上皮組織維護:維持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上皮細胞健康,防止過度角化與感染。
  • 免疫調節:促進先天免疫(巨噬細胞、NK細胞)及適應性免疫(T/B細胞)發育與功能,支持抗體產生。
  • 基因表現與生長發育:視黃酸調控逾500個基因,參與細胞分化、生長、組織修復及預防部分癌症。
  • 紅血球與鐵代謝:促進紅血球生成,預防缺鐵性貧血。

VAD的定義與發生原因

  • 原發性(膳食不足):膳食結構單一、缺少動物性食物或深綠色/橙色蔬果。
  • 繼發性(吸收/代謝障礙):脂肪吸收不良(慢性胰腺炎、克隆氏症、乳糜瀉、膽道梗阻)、肝臟疾病、慢性感染、特定藥物影響。
  • 需求增加:嬰幼兒、成長期兒童、孕婦、哺乳婦女。
  • 反覆感染:麻疹、腹瀉等消耗維他命A,形成惡性循環。

維他命A缺乏的常見症狀

眼部症狀(夜盲症、乾眼症)

  • 夜盲症:暗光下視物困難,典型早期症狀,源於視紫質合成減少。
  • 結膜乾燥(X1A):眼白乾燥、無光澤、混濁。
  • 畢脫氏斑(X1B):球結膜出現乳白色泡沫斑,具高度特徵性,常見於兒童。
  • 角膜乾燥/潰瘍/軟化(X2/X3A/X3B):嚴重缺乏時,可能導致角膜溶解、穿孔、永久失明。

皮膚與黏膜變化

  • 毛囊角化過度(蟾皮症):皮膚乾燥粗糙,毛囊口角化,砂紙感,常見於四肢、肩部、臀部。
  • 廣泛皮膚乾燥脫屑:傷口癒合力下降。
  • 黏膜乾燥與防禦功能降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易感染(如感冒、腹瀉、尿路感染)。

免疫系統與維他命A缺乏

感染風險提升

  • 維他命A維持皮膚黏膜完整性,缺乏時易遭各種細菌、病毒侵犯。
  • 影響先天(吞噬細胞、NK細胞)與適應性免疫(T/B細胞、抗體產生),增加麻疹、腹瀉、呼吸道感染風險與病死率。

傷口癒合能力減弱

  • 缺乏維他命A時,修復細胞功能減弱,膠原蛋白合成不足,表皮再生緩慢,傷口癒合遲緩,感染機率升高。

兒童維他命A缺乏的特殊表現

生長遲緩與發育問題

  • 維他命A參與骨骼、肌肉與神經發育,缺乏時身高體重增長減慢、骨密度可能降低、食慾下降與吸收不良。

嚴重缺乏下的併發症

  • 眼部:夜盲症、眼乾燥症發展為角膜潰瘍、角膜軟化,造成永久失明。
  • 免疫系統:反覆嚴重感染(麻疹、腹瀉、肺炎)、貧血、營養不良(如Kwashiorkor),提高死亡率。

維他命A缺乏的診斷與檢測方式

體徵判斷

  • 臨床觀察:夜盲症、結膜/角膜乾燥、畢脫氏斑、毛囊角化、兒童生長遲緩、反覆感染。

實驗室檢測

  • 血清視黃醇濃度:<0.70 μmol/L(20 μg/dL)為缺乏,[2] <0.35 μmol/L(10 μg/dL)為嚴重缺乏。
  • 相對劑量反應試驗(RDR/MRDR):評估肝臟維他命A儲備[9]。
  • 結膜印記細胞學檢查(CIC):評估眼部細胞改變。
  • 暗適應功能檢查:評估夜盲嚴重度。
  • 膳食史與疾病史調查:輔助判斷攝入與吸收情形。

維他命A缺乏的高風險族群

孕婦、嬰幼兒與老人

  • 孕婦/哺乳婦女:需求量大,缺乏會影響胎兒及新生兒健康。
  • 嬰幼兒/兒童:生長快速、儲備有限,易受感染,需求量高。
  • 老年人:食慾、吸收功能衰退,慢性病與多重用藥影響吸收。

特定疾病患者(如吸收不良症候群)

  • 吸收不良(慢性胰腺炎、膽道疾病、乳糜瀉、克隆氏症[9]等)、肝臟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長期酗酒、特定藥物(消膽胺、奧利司他等),均可干擾維他命A吸收、儲存與代謝。

預防與改善維他命A缺乏的方法

日常飲食建議

  • 動物性來源(預成形維他命A):雞肝、豬肝、牛肝、魚肝油、蛋黃、全脂乳製品、鰻魚、鮭魚等。
  • 植物性來源(β-胡蘿蔔素):深綠色葉菜(菠菜、芥藍、羽衣甘藍)、橙黃色蔬菜(胡蘿蔔、南瓜、番薯)、水果(芒果、木瓜、哈密瓜、柑橘類)。
  • 提升吸收率:蔬菜烹飪時加少量油脂。
  • 食品強化:選擇添加維他命A的食用油、牛奶或麵粉(視當地政策)。
  • 飲食多樣化: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尤其素食者更應注意β-胡蘿蔔素食物的搭配。

補充劑應用與安全性

  • 適用情境:明顯VAD、飲食難以改善、特定高風險族群(如特定疾病患者、VAD高發地區兒童)。
  • 大劑量補充:依WHO建議,6-11個月嬰兒單次口服100,000 IU;12-59個月兒童每4-6個月200,000 IU。
  • 孕婦補充需謹慎:避免孕早期高劑量(>10,000 IU/日),建議主要通過飲食獲取。
  • 過量危害:可引起急慢性中毒(頭痛、噁心、脫皮、肝功能異常、骨痛、高鈣血症、胎兒畸形等),補充劑應在醫療人員指導下使用。

維他命A缺乏症狀常見問答(FAQ)

Q1. 維他命A缺乏會對視力造成哪些長期影響?

  • 早期表現為夜盲症,若未及時補充會加重至結膜乾燥、角膜潰瘍、角膜軟化,最終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失明與角膜瘢痕[2]。

Q2. 哪些食物富含維他命A可以有效預防缺乏?

  • 動物性:肝臟、魚肝油、蛋黃、全脂乳製品、鰻魚、鮭魚
  • 植物性:深綠色葉菜(菠菜等)、橙黃色蔬菜(胡蘿蔔、南瓜)、橙黃色水果(芒果、木瓜、柑橘類)[2]

Q3. 維他命A補充過量會有什麼副作用嗎?

  • 會,急性中毒表現為頭痛、嘔吐、皮膚脫屑,慢性中毒有皮膚乾燥、骨痛、肝損傷、孕婦致畸等。成人每日耐受上限為10,000 IU,孕婦應嚴控用量。

Q4.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補充維他命A?

  • 根據飲食攝入、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兒童、孕婦、疾病患者)、是否出現夜盲、皮膚乾燥、免疫下降等症狀。需由醫師評估,並可輔以血清視黃醇檢測。

Q5. 維他命A缺乏症狀可以完全逆轉嗎?

  • 早期症狀(夜盲、結膜乾燥、毛囊角化等)多可逆轉,嚴重角膜損害(潰瘍、軟化)常留永久性視力障礙。及早發現與治療極其關鍵。

重要提醒與免責聲明

本文所述內容基於公開資訊以及權威文獻資料,僅供健康參考,非診斷或治療依據。如有任何維他命A相關健康疑慮,請務必諮詢醫生或營養師。飲食調整及補充劑使用應遵循專業建議。


參考文獻

  • [2] Vitamin A Update: Forms, Sources, Kinetics, Detection, Function, Deficiency, Therapeutic Use and Toxicity. Nutrients. 2021-05-01. 全文連結
  • [9] High prevalence of vitamin A deficiency in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according to serum retinol levels and the relative dose-response tes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5-02-07. 全文連結

資料來源:《Nutrients》、《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發佈日期:2021-05-01, 2015-02-07


版權聲明:本內容僅作健康科普與參考用途,未經醫師診斷請勿自行服用補充劑。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