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我們透過呼吸空氣吸收營養素和維他命

```html 新研究揭示呼吸也能補充營養素,全新健康模式的誕生

新研究揭示呼吸也能補充營養素,全新健康模式的誕生

JOSEPH CURL | Nov. 20, 2024 05:11 PM ET

呼吸即營養?關鍵研究引發健康新思路

一項新研究顯示,人類不必僅依賴食物來獲取身體所需營養,因為空氣本身也能成為營養的來源。這一結果對於我們目前的健康觀念無疑是一大挑戰,也極可能改變我們對於營養補充與飲食的依賴模式。

什麼是“氣體營養素”?

研究人員將從空氣中吸收的營養物質稱為“氣體營養素”(Aeronutrients),這與傳統上透過消化系統吸收的“胃腸營養素”(Gastronutrients)形成了鮮明對比。據《Advances in Nutrition》期刊發表的一篇觀點文章指出,呼吸過程中,人體吸入的空氣提供了包括碘、鋅、錳以及若干種維生素等關鍵營養素。

支持這一觀點的科學數據同時也引發了科學界的反思,為什麼這一現象直到現在才被重視?而這一發現是否可能影響我們現有的營養學體系?

吸入式營養的機制剖析

人類每天大約吸入9,000公升空氣,終生累計可達438萬公升。相比食物僅在進食時提供能量,呼吸作為一種持續的生理活動,意味著我們長期暴露於空氣中的微量物質。研究進一步指出,這些“氣體營養素”透過鼻子、肺部、嗅覺上皮(感知氣味的區域)及咽喉部小型血管網絡進入人體。

值得注意的是,肺部對分子吸收的能力遠高於腸道,能處理的分子尺寸是後者的260倍。這使得氣體營養物質能夠直接進入血液,並更快速到達大腦等重要器官。

潛力與局限:呼吸營養的挑戰與未來

然而,整體營養價值的實際影響尚待更多研究驗證。雖然單次呼吸所含的營養物質濃度微乎其微,但由於呼吸是長期且持續的過程,積累效應可能具有意義。但也正因如此,進一步的研究需要考量環境空氣質量如何影響吸入式營養的效果。

“過去醫學與科學焦點多集中於過濾空氣中的污染物質,而非常規益處如吸入營養的研究領域卻大多被忽視。”——研究報告摘要

這不僅對於臨床營養學提出了新方向,也可能促進個人健康管理方法的改進。例如,未來專為補充營養設計的空氣過濾器或環境設備可能出現。

社會與政策層面的影響

若事實證明空氣中含有更多可吸收的營養物質,這或許會帶動政府重新審視空氣質量標準的制定,並進一步將其與營養健康掛鉤。例如,在缺乏食物的偏遠地區,是否有可能通過改善空氣質量來部分補償營養不足?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結論:重塑健康的邊界

這一研究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將呼吸與營養補充聯繫起來,雖然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其潛在影響不容小覷。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化以及技術的支持,我們可能見證一種全新健康模式的誕生。

新聞文章資料

  • 新聞標題:新研究揭示呼吸也能補充營養素,全新健康模式的誕生
  • 文章作者:Joseph Curl
  • 發表公司/媒體:National
  • 發表日期:2024年11月20日下午5:11
  • 來源網址:原文鏈接暫未提供
```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