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吃更多卻變瘦?芬蘭研究揭示:用豆類取代紅肉,六週內改變身體的驚人秘密

吃更多卻變瘦?芬蘭研究揭示:用豆類取代紅肉,六週內改變身體的驚人秘密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一項名為「豆人計畫」的臨床試驗發現,用豆類取代部分紅肉,即使攝取更多熱量,也能在短短六週內達到減重、縮小腰圍和降低壞膽固醇的顯著效果,挑戰了傳統「卡路里至上」的減重觀念。

顛覆常識的餐盤實驗:為何增加熱量攝取,體重反而下降?

您是否曾為了減重而斤斤計較每一口食物的熱量?或是堅信「少吃才會瘦」?這項發表於權威期刊《歐洲營養學雜誌》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重新審視食物、體重與健康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它引出一個核心問題:在體重管理中,我們吃進「什麼」,是否遠比我們吃進「多少」更為關鍵?

本文將帶您深入這場為期六週的男性飲食革命,不僅精準還原研究的關鍵數據,更將從多重角度拆解豆類取代紅肉背後的科學原理,並將其轉化為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即實踐的行動指南。

豆類與紅肉的對決:六週飲食干預下的關鍵數據解讀

「豆人計畫」(BeanMan study)招募了102名芬蘭男性,將其分為兩組,每日攝取相同的總蛋白質,但來源不同:

  • 紅肉組(對照組): 維持典型飲食,每週攝取760克紅肉與加工肉品(佔總蛋白質25%)。
  • 豆類組(實驗組): 將紅肉攝取減至每週200克(佔總蛋白質5%),並用豆類及其製品填補剩下的20%蛋白質缺口。

在為期六週的實驗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以下核心結果:

1. 體重與體脂的驚人逆轉

根據飲食日誌,豆類組平均每日攝取熱量比紅肉組多了約240大卡,然而結果卻令人驚訝:

  • 體重變化:豆類組平均下降 1.0公斤,而紅肉組僅下降 0.3公斤。
  • 腰圍變化:豆類組腰圍顯著縮小,而紅肉組的「腰臀比」反而略微增加,暗示中心性肥胖風險可能上升。

生活案例:這就像辦公室同事阿明和阿傑一起減重。阿明每天吃飽足的鷹嘴豆咖哩飯,一個月後褲頭鬆了;阿傑選擇份量較小的烤牛肉三明治,體重卻幾乎沒變。本研究為阿明的成功提供了科學解釋。

2. 心血管健康的即時改善

膽固醇是評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壞膽固醇」(LDL-C):

  • 豆類組: 在短短六週內,其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顯著下降
  • 紅肉組: 相反地,其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水平均呈現上升趨勢

雖然豆類組的好膽固醇(HDL-C)略有下降,但研究人員認為,LDL-C的大幅降低所帶來的整體心血管益處遠大於此影響。

3. 飲食內容的根本性轉變

造成上述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飲食內容的改變:

  •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豆類組的膳食纖維攝取量遠高於幾乎不含纖維的紅肉組。
  • 脂肪酸種類: 豆類組攝取更多有益心臟健康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並減少了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飽和脂肪酸。
  • 鐵質攝取: 儘管減少了紅肉,但豆類組的總鐵質攝取量因富含非血基質鐵而上升。

4. 營養素的權衡與潛在風險

研究也指出,飲食模式轉變需注意潛在的營養挑戰:

  • 維生素B12: 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實驗結束時,豆類組中有16%的參與者B12處於邊緣缺乏狀態。
  • 碘(Iodine): 維持甲狀腺功能的關鍵礦物質,在豆類組中狀況未獲改善。

資料來源:Bäck, S., et al. (2025). Nutritional and health benefits of a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with non-soy legumes...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64, 259.

不只是卡路里!揭開「豆類魔法」背後的科學原理

為何豆類組明明吃了更多熱量,卻能減去更多體重?答案隱藏在食物的「質」而非「量」之中。

1. 膳食纖維:被低估的體重管理大師

豆類富含膳食纖維,這是解釋研究結果的關鍵。纖維透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1. 增加飽足感: 纖維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脹,減緩胃排空,刺激飽足荷爾蒙釋放,從而自然降低總食量。
  2. 提升「食物產熱效應」(TEF): 消化高纖維、高蛋白的豆類比消化高脂肪的紅肉需要燃燒更多卡路里。
  3. 優化腸道菌群: 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糧,發酵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s)能調節能量代謝,甚至可能減少熱量吸收。

2. 脂肪酸的重新平衡:從「堵塞」到「疏通」

紅肉富含飽和脂肪,是「壞膽固醇」(LDL-C)升高的主因。豆類則透過多種方式幫助「疏通」血管:

  • 富含好脂肪: 豆類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LDL-C。
  • 帶走膽固醇: 水溶性纖維能與膽汁酸(由膽固醇合成)結合並將其排出體外,迫使肝臟消耗更多血液中的膽固醇來製造新的膽汁酸。
  • 競爭吸收: 豆類中的植物固醇(Plant Sterols)會與膽固醇競爭在腸道中的吸收機會,降低人體吸收率。

3. 「漸進式替代」策略的心理優勢

此研究的成功之處在於其務實且人性化的「部分替代」策略,而非要求完全素食。豆類組對飲食計畫的遵循度高達98-99%,證明這種方法容易被大眾接受和堅持。

從今天開始的餐盤革命:您的個人化「豆類行動計畫」

您不需徹底顛覆生活,只需做出聰明的「替換」,就能收穫健康紅利。以下是您的行動藍圖:

短期行動:今天就能開始的「無痛轉換」

  • 「隨手加一把豆」策略: 在您的炒蛋、義大利麵、沙拉或湯品中,加入半杯鷹嘴豆、腰豆或扁豆。
  • 常備罐頭與冷凍豆: 讓健康的豆類隨手可得,選擇無添加鹽或低鈉的產品。
  • 每週一天的「豆類主題日」: 設立「無肉日」,探索扁豆湯、黑豆漢堡排等美味食譜。
  • 漢堡/肉丸的「半半混合」法: 製作絞肉料理時,將一半絞肉換成搗碎的黑豆或煮熟的扁豆。

長期行動:建立可持續的健康飲食習慣

  • 重新定義「一份肉」: 將肉類從餐盤的主角變為提味的配角,將每週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量控制在500克以下。
  • 擴展您的「豆類地圖」: 探索鷹嘴豆、各色扁豆、黑豆、腰豆、毛豆等不同豆類的烹飪方式。
  • 關注潛在的營養缺口:
    • 維生素B12: 若大幅減少肉類,可考慮B12補充劑或強化食品。
    • 碘: 確保使用加碘鹽或適量攝取海帶、紫菜。
    • 鐵質吸收技巧: 吃豆類時,同時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甜椒、柑橘、番茄)可大幅提高鐵質吸收率。

風險提示: 對於患有腎臟疾病或痛風的人士,在大幅增加豆類攝取前,應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意見。

超越體重計的數字:一份關乎未來的健康投資

「豆人計畫」的研究化繁為簡,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真理:僅是將飲食中的一部分紅肉,換成平價、隨處可見的豆類,就足以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與優化機制。

這是一次充滿探索樂趣的美味旅程,您收穫的不僅是更輕盈的身體、更潔淨的血管,更是一種對自己身體負責的掌控感。請記住,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是對未來健康的巨大投資。

從研究到實踐:支持您健康轉型的關鍵營養素

除了調整飲食,特定的營養補充品可以輔助並強化健康效益。以下是三種與本研究主題高度相關的建議:

1. 膳食纖維(Fiber)

功效: 增加飽足感、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促進消化健康。適合外食族或蔬果攝取不足者,是彌補飲食缺口的有效方式。

2. 植物固醇與固烷醇(Plant Sterols & Stanols)

功效: 在腸道中阻礙膽固醇吸收,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C)。適合膽固醇偏高或希望維護心血管健康的人士。

3. 維生素B12(Vitamin B12)

功效: 對神經系統、紅血球形成至關重要,是植物性飲食者最需關注的營養素。若您計劃大幅減少肉類,預防性補充B12是明智之舉。

專屬優惠提醒:
使用優惠碼 BCW3191,於 iHerb官方網站 購買任何產品,即可享受專屬折扣。透過聰明的營養補充,讓您的健康轉型之路更加順暢。

常見問題 (FAQ)

Q1: 用豆類取代紅肉,會不會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
A1: 不會。豆類是極佳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例如,一杯煮熟的扁豆約含18克蛋白質。只要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滿足每日蛋白質需求。本研究的設計也確保了兩組蛋白質總攝取量相同。
Q2: 聽說豆類會導致脹氣,該如何避免?
A2: 脹氣通常是因為身體尚未習慣高纖維飲食。建議從少量開始,逐步增加豆類攝取量,讓消化系統有時間適應。此外,充分浸泡乾豆、徹底煮熟、以及使用罐頭豆前先沖洗,都有助於減少脹氣。
Q3: 是否所有豆類都有同樣的效果?
A3: 大多數豆類,如扁豆、鷹嘴豆、黑豆、腰豆等,都富含纖維和蛋白質,具有相似的健康益處。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種類進行替換,多樣化攝取是最好的策略。
Q4: 這個研究只針對男性,結果適用於女性嗎?
A4: 雖然本研究對象為男性,但其背後的生理機制——膳食纖維、脂肪酸類型對飽足感、膽固醇和新陳代謝的影響——對兩性都是通用的。因此,女性採用這種飲食模式,預期也能獲得類似的健康益處。

「豆類取代紅肉」的健康效益邏輯流程

[開始:飲食改變] | v [用豆類部分取代紅肉] | +-------------------------+--------------------------+ | | | v v v [飲食內容改變] [脂肪攝取改變] [其他營養素改變] - 增加膳食纖維 - 減少飽和脂肪 - 增加植物固醇 - 增加植物蛋白 - 增加多元不飽和脂肪 - 減少飲食膽固醇 - TEF(產熱效應)增加 - - 鐵質來源改變(非血基質) | | | +-------------------------+--------------------------+ | v [生理反應] - 飽足感增加 -> 可能降低總熱量攝取 - 腸道菌群改善 -> 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 - 膽汁酸排出增加 -> 肝臟消耗更多血液膽固醇 - 植物固醇競爭吸收 -> 減少身體膽固醇吸收 | v [最終健康結果] - 體重下降 & 腰圍縮小 - 總膽固醇和LDL(壞膽固醇)下降 - (潛在風險:需注意B12和碘的攝取) | v [結束:整體健康改善]

參考資料來源:

  1. Bäck, S., Uusitupa, M., Tuomainen, T. P., de Mello, V. D., Schwab, U., Kolehmainen, M., & Poutanen, K. (2025). Nutritional and health benefits of a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with non-soy legumes: a 6-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healthy working-age men.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64, 259. DOI: 10.1007/s00394-025-03783-x
  2. StudyFinds. (2025, September 19). Eat More, Weigh Less? Men Shed Pounds In 6 Weeks By Replacing Most Meat With Beans.

本文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若有健康問題或在改變飲食模式前,請諮詢專業醫師或註冊營養師。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