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吃辣能減肥?賓州大學研究:一小撮辣椒粉助你「無痛」減少熱量攝取

吃辣能減肥?賓州大學研究:一小撮辣椒粉助你「無痛」減少熱量攝取

想像一下,若在午餐中多加一小撮辣椒粉,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減少熱量攝取。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賓州州立大學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驚人發現,為體重管理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美味策略。

我們長久以來被灌輸的觀念是:減重等於犧牲口腹之慾。然而,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感官評估中心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矛盾點:有沒有可能,透過「增加」辣味,反而能自然地「減少」食量,同時不犧牲對食物的喜愛?

這項發表於權威期刊《食品品質與偏好》(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上的研究,不僅挑戰了我們對節食的傳統認知,更為現代營養學與行為科學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挖掘這項研究的細節,看看科學家們是如何證實這個「反直覺」的美味策略。

餐桌上的科學革命:賓州大學如何用辣椒解開食量之謎

為了驗證「辣度是否影響進食行為」,由佩姬·坎寧安(Paige M. Cunningham)博士領導、約翰·海耶斯(John Hayes)教授指導的研究團隊,進行了設計嚴謹的實驗,揭示了辣味影響我們大腦與身體的驚人機制。

實驗設計:精準控制的「辣味變因」

研究團隊招募了130名成年受試者,並巧妙地運用高辣度辣椒粉與不含辣度的甜椒粉,調配出風味相似但辣度不同的「溫和版」與「微辣版」午餐(牛肉辣醬或印度奶油雞),以精準分離出「辣度」這個變因的影響。

「配方的調製花了很長時間…我們一直這樣做,直到找到一個即使辣度增加,美味程度卻能保持不變的完美平衡點。」——研究員坎寧安博士

關鍵發現:辣味顯著降低進食量,但美味與飽足感不打折

  1. 降低進食速度與總量:吃「微辣版」餐點的受試者,進食速度變慢,最終攝取的總熱量顯著低於對照組。
  2. 美味評分不變:增加的辣度並未讓食物變得「難吃」,兩組的美味評分沒有顯著差異。
  3. 飲水量無差異:數據顯示,受試者並非因為「喝水喝飽」才減少食量。
  4. 飽足感相當:儘管吃得較少,微辣組回報的餐後飽足感與吃得更多的溫和組相當。

研究結論: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明確指出,在餐點中適度增加辣度,是一種具備潛力的體重管理策略。它透過改變人們的「口腔處理行為」,在不犧牲用餐愉悅感和飽足感的前提下,自然地減少了熱量攝取。

辣味的「煞車效應」:為何舌尖上的灼熱感能讓我們少吃?

為什麼增加一點辣度,就能像踩下煞車一樣,讓我們放慢進食並減少食量?這背後涉及我們的神經系統、口腔感知與大腦的飽足信號。

1. 「口腔灼熱感」延長了食物停留時間

我們感受到的「辣」其實是由辣椒素(Capsaicin)觸發的痛覺與熱覺。當辣椒素活化口腔中的TRPV1受體時,大腦會收到「灼熱」信號。為了應對這種輕微的「危機」,身體會不自覺地減慢咀嚼速度,延長食物在口中的處理時間。

2. 「慢食」啟動了身體的飽足感信號

從我們吃下第一口食物開始,大約需要15到20分鐘,大腦才會接收到來自腸胃的「我飽了」的完整信號。吃辣迫使我們放慢速度,正好給了膽囊收縮素(CCK)、GLP-1等飽足荷爾蒙充足的反應時間,避免在飽足信號抵達前就已過量進食。

3. 辣椒素與食慾調節的直接關聯

除了透過「慢食」間接影響,其他研究也指出,辣椒素本身可能直接影響大腦中調節飢餓與飽足感的中心——下視丘。2014年發表於《食慾》(Appetite)期刊的一項統合分析發現,攝取辣椒素不僅能增加能量消耗,還能降低食慾。

舌尖上的體重管理學:如何將「辣椒策略」融入日常生活

了解科學原理後,最重要的是如何安全、有效地應用到日常飲食中。以下是具體的行動建議與注意事項。

短期行動:立即上手的「加辣」技巧

  • 常備優質辣椒粉/醬: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避免高糖、高油的調料。
  • 從「微辣」開始:目標是找到那個能讓你「稍微停頓一下」但依然享受美食的「甜蜜點」。
  • 在特定食物中加辣:辣椒與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是絕配,如炒蛋、雞胸肉、酪梨吐司等。

長期習慣:建立以風味為導向的健康飲食模式

  • 探索世界辣味光譜:嘗試不同國家、帶有不同風味(如煙燻、果香)的辣椒,豐富味覺體驗,降低對垃圾食物的渴望。
  • 自製健康辣味調料:自製辣椒油或莎莎醬,能完全控制油、鹽、糖的用量。
  • 練習正念飲食:利用吃辣時被放大的感官,專注於每一次咀嚼,學會傾聽身體的飽足信號。

重新定義滿足感:不只是吃飽,更是吃好

賓州大學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深層的飲食智慧:真正的滿足感,源自於豐富的感官體驗,而非單純的熱量堆積。辣椒,這個天然香料,扮演了「減速帶」的角色,用溫和的灼熱感提醒我們:慢下來,品嚐它,感受它。

最終,健康飲食的旅程,不是一場充滿犧牲的苦行,而是一趟重新發現食物之美的感官之旅。

增強您的健康策略:探索支持新陳代謝與飽足感的關鍵營養素

在調整飲食行為的同時,搭配特定的營養補充品可更全面地支持身體機能。基於本文主題,以下是幾種值得探索的關鍵營養素:

綠茶萃取物 (Green Tea Extract - EGCG)

功效說明:綠茶中的關鍵活性成分兒茶素(EGCG)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與脂肪氧化,協同健康飲食與運動,達到更好的能量平衡。其產熱效應與辣椒素有異曲同工之妙。

葡甘露聚醣 (Glucomannan)

功效說明:從蒟蒻根部提取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在胃中膨脹產生強烈飽足感,有助於餐前服用以自然減少正餐攝取量。

辣椒素補充劑 (Capsaicin / Cayenne)

功效說明:對於不習慣吃辣或腸胃敏感者,標準化劑量的辣椒素補充劑是方便的選擇。腸溶包衣設計可減少對胃的刺激,同時發揮其促進新陳代謝的潛力。

關於「吃辣減肥」的常見問題 (FAQ)

Q1: 吃辣減肥的原理是什麼?
A1: 主要有兩個機制:首先,辣味(辣椒素)帶來的口腔灼熱感會迫使我們放慢進食速度,讓大腦有足夠時間接收飽足信號,從而減少總食量。其次,辣椒素本身也能輕微提升新陳代謝(產熱效應)。
Q2: 是不是吃得越辣,減肥效果越好?
A2: 不是。賓州大學的研究強調,只需「微辣」,在不影響食物美味的前提下即可生效。過度吃辣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反而對健康有害。關鍵是找到一個能讓您稍微放慢速度但仍能享受美食的辣度。
Q3: 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嘗試這種方法嗎?
A3: 腸胃敏感、患有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的人需要非常謹慎。過多辣椒素可能刺激黏膜,加重症狀。若要嘗試,務必從極微量開始,並密切觀察身體反應。或者考慮使用腸溶包衣的辣椒素補充劑。
Q4: 喝水可以解辣嗎?
A4: 效果不佳。因為辣椒素是脂溶性的,水無法有效溶解它。最好的解辣方式是攝取含有脂肪或酪蛋白的食物,例如全脂牛奶、優格、起司或一小口橄欖油。

參考資料與研究出處

Cunningham, P. M., Smith, I. M., & Hayes, J. E. (2025). Increasing the spiciness of a lunch meal influences oral processing behaviors and decreases food and energy intake.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8, 2025. DOI: 10.1016/j.foodqual.2025.105566

Whiting, S., Derbyshire, E., & Tiwari, B. K. (2014). Capsaicinoids and capsinoids. A potential role for weight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ppetite, 73, 1-10.

Ludy, M. J., Moore, G. E., & Mattes, R. D. (2011). The effects of capsaicin and capsiate on energy balance: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studies in humans. Chemical Senses, 36(2), 103-121.

免責聲明:本文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若有健康問題或在開始任何新的飲食方案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或註冊營養師。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