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效果翻倍的新祕訣:間歇跑的科學與實踐指南

跑步效果翻倍的新祕訣:間歇跑的科學與實踐指南

從「沒有時間運動」到「18分鐘高效健身」的關鍵轉折

想運動卻總覺得時間不夠?明明知道跑步對健康好,卻因為工作、家庭或生活節奏難以持之以恆?
根據全球健康調查,大約有三成成年人運動不足,其中最大藉口正是「沒有時間」。但最新運動醫學研究顯示,其實你不必花上1小時慢跑,也能獲得相當甚至更強的健康效果——關鍵就在「間歇跑」(Interval Running)。

不少人以為跑步就是持續、均速地跑,速度越穩越好。但有經驗的運動員與運動科學家告訴我們:讓速度時快時慢,反而可能讓心肺功能、代謝能力和燃脂效率顯著提升,而且用時更短。

那麼,間歇跑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科學證據怎麼說?對一般人來說又應該怎麼開始?


國際研究揭示:間歇跑如何在短時間放大跑步的健康效益

這項觀點來自2025年《The Conversation》刊登的Lancaster University整合生理學研究回顧,並引用多項臨床試驗結果。研究聚焦於間歇跑如何在更短時間內提供與耐力跑(steady-state running)相當甚至更多的生理好處。

主要發現包含:

  • 提升心肺能力(V̇O₂ max / V̇O₂ peak)
    在超重與肥胖族群中,短時間衝刺間歇訓練能比持續慢跑帶來更顯著的V̇O₂ max提升(註:V̇O₂ max是身體最大攝氧量,反映心肺可輸送與肌肉可利用的氧氣量)。
    參考:Gibala MJ et al.,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06.
    而對已經有規律跑步習慣者,12週將HIIT加入每週耐力跑中,V̇O₂ peak增幅也勝過單純跑長距離(Helgerud J et al.,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7)。

  • 加強血糖調控、降低糖尿病風險
    間歇跑對葡萄糖代謝的改善比同時長的穩定步行或慢跑更明顯,可讓胰島素敏感度提升,有助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Little JP et al., Diabetes Care, 2011)。

  • 優化血脂與血壓
    「10-20-30間歇法」(即30秒慢速、20秒中速、10秒全速循環)能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與血壓,比持續跑更有效。這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具有明確意義。

  • 減少內臟脂肪
    HIIT與傳統跑步都能減少內臟脂肪,但HIIT達成同等成效所需的總運動時間更短。

  • 增強線粒體功能
    間歇訓練促進細胞能量工廠——線粒體的密度與效率,使耐力與代謝健康同步受益。

**簡單來說:**每週3次,每次約18分鐘的衝刺間歇,就能帶來與傳統長時間慢跑相似甚至額外的健康改善。


為什麼「快-慢交替」比「均速」更高效?

要理解間歇跑的優勢,需要先認識運動強度對生理系統的刺激原理

1. 心肺與氧氣利用效率
均速跑雖能持續訓練有氧系統,但高強度衝刺會將心跳推向接近最大心率(約HRmax的85-95%),迫使心臟增強輸出能力、肺部提升氣體交換效率,長期累積便能大幅提高最大攝氧量。

2. 能量系統的多重啟動
間歇跑同時調動磷酸原系統(短爆發能量)、乳酸系統(中短時間高強度)以及有氧系統,使肌肉與中樞神經的耐受與回復速度同步強化。

3. 荷爾蒙與代謝效應
HIIT可刺激類生長激素(GH)、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運動後燃脂效應(EPOC,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也就是說,運動結束後數小時,身體仍在燃燒額外熱量。

4. 肌肉纖維全面激活
快縮型肌纖維(Type II)在高強度衝刺中獲得訓練,而均速跑多以慢縮型(Type I)纖維為主。這讓間歇跑在爆發力與耐力之間取得平衡。

舉個例子:假如小李每週兩次以「慢跑45分」為主要運動,他的心肺功能會穩定提升,但速度與最大攝氧量進步空間有限。若改為「跑10秒全速-慢跑30秒」循環15分鐘,數週後他發現不僅耐力增加,平時快走上樓梯也不再喘。


如何把科學變成日常習慣?間歇跑的入門與進階策略

科學數據再漂亮,若無法落實生活就是空談。以下分不同情境,提供可即刻實行的方案:

1. 戶外跑步族

  • **路燈間衝刺法(Fartlek變化版):**選定2-3根路燈間為全速衝刺段,下一段放慢走或慢跑回復,如此反覆。
  • 好處:不需計時器,容易融入風景與路況調整。

2. 健身房跑步機族

  • 大多跑步機有內建Interval模式或手動調整速度功能。
  • 範例:
    • 熱身:步行5分鐘
    • 循環:時速14 km衝刺20秒 → 時速6 km慢走40秒 (10組)
    • 放鬆:慢走5分鐘

3. 超忙族

  • 嘗試10-20-30法:慢跑30秒 → 中速20秒 → 全速10秒,整組重複5分鐘,配合5分鐘熱身與放鬆,總共僅15-20分鐘,且可在公園、操場隨時開始。

4. 久未運動者

  • 先以快走與慢走交替代替跑步,循序漸進降低受傷風險。
  • 可採用 1 分鐘快走 + 2 分鐘慢走 循環,逐週增加強度或減少休息比例。

小提醒:

  • 每次間歇衝刺段的心跳目標達到最大心率的90%左右(最大心率rough formula = 220-年齡)。
  • 至少間隔一天再做高強度間歇,給身體回復時間。
  • 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者須先諮詢醫師。

核心觀點回顧與營養補強方案

文章關鍵重點整合:

  1. 間歇跑可在更短時間內獲得與長時間慢跑相當甚至更好的效果。
  2. 好處包括心肺功能、血糖控制、降低血脂、改善血壓、減少內臟脂肪。
  3. 科學機制來自多能量系統激活、荷爾蒙刺激、心肺極限挑戰與肌纖維全面訓練。
  4. 實務上從Fartlek、10-20-30法、跑步機間歇到快走間歇,皆可依個人狀態實行。

營養補充推薦:

(L-肉鹼膠囊)
功效說明:L-Carnitine是人體合成與飲食攝取的氨基酸類物質,可促進脂肪酸進入線粒體作為能量燃燒,對於進行間歇跑或高強度有氧者有助於提升能量利用與減少疲勞感。
適用對象:欲提升運動耐力與燃脂效率的運動族群。
購買連結: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使用優惠碼「bcw3191」享85-95折優惠。

(輔酶Q10 CoQ10)
功效說明:CoQ10是線粒體能量生成的關鍵輔酶,抗氧化力能減少高強度運動後的氧化壓力與肌肉疲勞,有助於恢復。
適用對象:中高齡運動族群、長期進行間歇跑者。
購買連結: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使用優惠碼「bcw3191」享85-95折優惠。

(支鏈胺基酸BCAA)
功效說明:由亮氨酸、異亮氨酸與纈氨酸組成,有助減少運動中肌肉分解、促進恢復與減緩疲勞。
適用對象:希望兼顧肌力與耐力的高強度訓練者。
購買連結: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使用優惠碼「bcw3191」享85-95折優惠。


間歇跑實施流程示意圖


   熱身  →  高強度衝刺  →  恢復慢跑/步行  →  重複循環  →  放鬆
  (5分)       (10-60秒)        (30-120秒)       (6-10組)      (5分)

健康不是一場馬拉松,也可以是一場節奏變化豐富的音樂會。在有限的時間內挑戰極限、適度回復,讓你的心與肺、肌肉與代謝,都在一次次節奏變換中更強大。
今天,不必再對自己說「我沒時間運動」,因為只要18分鐘,你就能跑出健康新高度。


資料來源:

  • Gibala MJ, et al. Short-term sprint interval versus traditional endurance training: similar initial adaptations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 J Physiol. 2006.
  • Helgerud J, et al. Aerobic high-intensity intervals improve VO₂max more than moderate training.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7.
  • Little JP, et al. A practical model of low-volum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mproves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1.
  • Gaffney C. Interval running: more fitness in less time. The Conversation, 2025.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