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新曙光?《自然》期刊震撼發現:大腦「缺鋰」恐是失智關鍵
Share
阿茲海默症新曙光?《自然》期刊震撼發現:大腦「缺鋰」恐是失智關鍵
長久以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似乎總圍繞著兩大元兇:β-澱粉樣蛋白斑塊與Tau蛋白纏結。然而,儘管投入了無數資源,以清除這些蛋白為目標的藥物開發卻屢屢受挫,讓全球數千萬患者與家屬的希望一再落空。但倘若我們一直都找錯了方向,或者說,忽略了一個更根本的起點呢?
一篇發表於頂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最新研究,為這場對抗記憶掠奪者的漫長戰役,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意外發現,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微量元素——鋰(Lithium),其在大腦中的含量,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有著驚人的關聯。這項發現不僅挑戰了傳統的致病假說,更暗示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我們對抗失智症的關鍵,或許就藏在維持大腦內微量元素的微妙平衡之中。這項研究究竟揭示了什麼?它又將如何改寫我們對大腦健康與預防策略的理解?
從人腦到小鼠模型:科學家如何揭開鋰與記憶的關聯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其設計之嚴謹、證據鏈之完整,堪稱典範。研究團隊兵分兩路,結合了對人類逝者大腦組織的直接分析,以及在小鼠模型上的精密實驗,一步步揭開了鋰元素在認知功能中扮演的神秘角色。
首先,科學家們檢視了來自三組不同認知狀態逝者的大腦組織樣本,這三組分別是:認知健康的對照組、處於記憶喪失早期的**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組,以及晚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組。他們利用先進技術,分析了腦中多達27種微量金屬元素的含量。結果令人驚訝,在所有元素中,唯獨「鋰」的濃度在三組之間呈現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根據發表在《自然》期刊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認知健康的群體,輕度認知障礙與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的鋰含量「極低」。更重要的是,這種鋰含量的變化,似乎在記憶出現問題的最早期階段就已開始。科學家們推論,大腦中鋰的流失,可能是一個極早期的警訊,因為他們觀察到鋰會與**β-澱粉樣蛋白斑塊(beta-amyloid plaques)**結合——這正是目前公認的阿茲海MER症核心病理特徵之一。
為了進一步驗證「缺鋰」是否為因,而非僅是果,研究團隊轉向了小鼠動物模型。他們進行了兩項關鍵實驗:
-
剝奪健康小鼠的鋰攝取:當研究人員餵食健康小鼠一種鋰含量極低的特殊飲食時,他們觀察到這些小鼠出現了加速衰老的跡象,包括大腦發炎反應加劇,以及明顯的認知功能衰退。這項結果強烈暗示,鋰對於維持正常的大腦功能與延緩老化至關重要。
-
在阿茲海默症模型小鼠中補充鋰:接著,他們在帶有阿茲海默症基因的模型小鼠中進行了實驗。他們發現,較低的鋰水平確實加速了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形成,並激活了腦中一種名為**微膠細胞(microglia)的發炎細胞。然而,當研究團隊為這些小鼠補充一種名為乳清酸鋰(lithium orotate)**的化合物後,奇蹟發生了——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大腦損傷竟被逆轉,小鼠的記憶功能也得到了恢復。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哈佛醫學院布拉瓦尼克研究所遺傳學與神經學教授布魯斯·揚克納(Bruce Yankner)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鋰缺乏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病因的觀點是全新的,它指向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治療途徑。」他同時謹慎地提醒:「我們必須小心從動物模型推論至人類,在進行嚴謹的人體臨床試驗之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儘管如此,他仍強調:「到目前為止,這些結果非常鼓舞人心。」
超越「澱粉樣蛋白」假說:鋰為何可能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數十年來,神經科學界對抗阿茲海MER症的主流策略,一直被「澱粉樣蛋白級聯假說」(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所主導。該假說認為,β-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的異常沉積是啟動所有後續病理變化的核心事件,包括Tau蛋白纏結、神經元死亡與認知衰退。然而,許多旨在清除斑塊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卻未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這讓科學界開始反思,是否過於專注在「清除垃圾」,而忽略了更上游的「預防災難發生」?
這項關於鋰的研究,恰好提供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它不再將焦點單純放在蛋白斑塊本身,而是提出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是什麼讓大腦的內部環境失衡,從而導致這些毒性蛋白的產生與堆積?
哈肯薩克大學醫學中心老年醫學部主任曼尼莎·帕魯萊卡(Manisha Parulekar)博士(未參與此研究)評論道:「多年來,對抗阿茲海默症的戰鬥一直被單一目標的方法所主導,幾乎完全專注於清除澱粉樣蛋白斑塊。但作為失智症專家,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影響整個大腦生態系統的多面向疾病。」她認為,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天然元素的耗竭,以及恢復這種平衡如何可能影響疾病的所有主要標誌——斑塊、纏結和認知功能本身。
鋰的潛在作用機制,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複雜與全面:
- 穩定大腦生態系統:鋰可能扮演著維持大腦「體內平衡」(Homeostasis)的關鍵角色。當鋰缺乏時,整個系統的穩定性被破壞,更容易受到壓力、發炎和毒性蛋白的攻擊。
- 抑制發炎反應:研究顯示,低鋰會激活微膠細胞,這是大腦中的免疫細胞。過度活躍的微膠細胞會釋放大量促炎因子,造成慢性神經發炎,這被認為是推動阿茲海MER症惡化的重要驅力。補充鋰則可能具有安撫這些細胞、降低發炎水平的作用。
- 促進神經保護與修復:過去的研究早已暗示鋰具有**神經保護(neuroprotective)**作用。它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如促進神經生長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的表達,來保護現有神經元免於死亡,甚至促進神經新生。
帕魯萊卡博士用了一個絕佳的比喻:「這就像開始健康的飲食和運動計畫。如果你及早開始,可以預防心臟病。但即使你已經心臟病發作過,開始同樣的健康計畫仍然有幫助。它無法抹去過去的損傷,但能讓你的身體更強壯,並減緩未來的問題。同樣地,鋰似乎能讓大腦更健康、更具韌性。」
從預防到治療:這項發現對我們有何實際意義?
這項充滿希望的研究,無疑為阿茲海默症的早期偵測與治療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然而,從實驗室的發現到臨床應用,仍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在此,我們必須極其謹慎地劃清界線:這項研究絕不等於鼓勵民眾自行購買鋰補充劑服用。
目前臨床上用於治療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鋰(通常是碳酸鋰),是高劑量的處方藥,具有潛在的嚴重副作用,需要在醫師嚴密監控下使用。而研究中用於小鼠的低劑量乳清酸鋰,其對人體的安全性與有效劑量仍是未知數。
儘管如此,這項發現仍為我們提供了幾個極具價值的啟示與未來方向:
-
未來早期檢測的潛力:佛羅里達浸信會健康中心馬庫斯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神經學家彼得·格利布斯(Peter Gliebus)博士指出,鋰缺乏作為阿茲海MER症病程的早期指標,未來可能成為一種生物標記(biomarker)。通過測量腦脊髓液甚至血液中的鋰水平,或許能幫助我們篩選出高風險族群,並在認知症狀出現前提早介入。
-
全新治療策略的開發:這項研究為藥物開發開闢了一條新路。未來的臨床試驗可能會探索,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極低劑量的、生物利用率高的鋰補充劑(如乳清酸鋰),是否能安全地延緩甚至預防高風險人群的認知衰退。
-
強化現有預防觀念的重要性:在等待新療法問世的同時,這項研究從根本上強化了「營養與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們,大腦的健康運作,依賴於各種微量營養素的充足與平衡。雖然我們不能隨意補充鋰,但我們可以確保身體獲得其他所有已知的、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這包括:
- 均衡的地中海飲食或MIND飲食:富含抗氧化物、健康脂肪與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能有效對抗大腦發炎與氧化壓力。
- 充足的Omega-3脂肪酸:特別是DHA,是構成大腦細胞膜的關鍵成分,有助於維持神經元功能與降低發炎。
- 完整的B群維生素:維生素B6、B12與葉酸,對於控制體內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水平至關重要,高水平的同半胱胺酸與腦萎縮及認知風險增加有關。
- 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與心智活動:這些生活方式能全面促進大腦血液循環、清除代謝廢物,並建立「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
重塑大腦健康藍圖:鋰的潛力與未來展望
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關於阿茲海默症起源的全新圖像。它將我們的視角從下游的「清理病理殘骸」,拉回到了上游的「維護生態平衡」。這項發現的核心意義在於,阿茲海MER症可能不僅僅是毒性蛋白的堆積,更是一種根本性的代謝與營養失衡性疾病。鋰的缺乏,或許正是這場腦內風暴的第一個蝴蝶效應。
雖然我們距離將鋰作為標準療法還有很長的路,但這項研究為所有關心大腦健康的人帶來了務實的啟示。它強調了微量營養素在神經保護與抗衰老中的關鍵作用。在等待科學家們解開更多謎團的同時,採取一種全面的、支持大腦整體健康的預防策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確保我們的身體與大腦獲得維持其複雜功能所需的所有基礎構件,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最明智的投資。
當我們探索支持認知功能的營養素時,以下幾種關鍵成分值得關注,它們從不同角度呼應了這項研究揭示的大腦保護原理。您可以在iHerb網站上搜索這些關鍵字,找到高品質的相關產品。
-
乳清酸鋰 (Lithium Orotate)
功效說明:乳清酸鋰被認為是一種生物利用度較高的鋰形式,能以極低的劑量進入大腦。雖然仍需更多人體研究,但初步證據與動物模型顯示,低劑量鋰可能支持健康的情緒平衡、穩定神經細胞,並在神經保護中扮演潛在角色。(重要提醒:使用任何形式的鋰補充劑前,務必諮詢您的醫師,特別是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有腎臟相關問題。) 適用對象:在醫師指導下,尋求情緒穩定與長期認知健康支持者。
-
Omega-3 (DHA/EPA)
功效說明:DHA是構成大腦皮層和視網膜的主要脂肪酸,對於維持神經元細胞膜的流動性與完整性至關重要。EPA則以其強大的抗發炎特性著稱,有助於抑制類似研究中提到的微膠細胞過度活化所引發的神經發炎。兩者協同作用,支持記憶、學習與整體認知功能。 適用對象:所有年齡層的成年人,特別是關注心血管與大腦健康、希望降低發炎水平者。
-
磷脂醯絲胺酸 (Phosphatidylserine)
功效說明:磷脂醯絲胺酸是一種重要的磷脂質,集中存在於大腦細胞膜中,對於細胞間的信號傳遞至關重要。研究證實,補充磷脂醯絲胺酸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記憶力、學習能力與專注力,可謂是大腦的「溝通潤滑劑」。 適用對象:面臨認知壓力、希望提升記憶力與思緒清晰度的學生、上班族與中老年族群。
使用優惠碼「BCW3191」,於iHerb官方網站 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購買,可享全站折扣優惠。
資料來源:
- Jo, A., et al. (2025). "Lithium is a micronutrient required for BAF-1 complex integrity and brain development." Nature.
- Medical News Today. (2025, August 14). "Alzheimer's is linked to low brain lithium levels, study sh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