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真的能治暈車?最新腦科學研究揭示驚人緩解效果

音樂真的能治暈車?最新腦科學研究揭示驚人緩解效果

開車暈車不只靠藥,科學家說「播對音樂」可能就行

如果下一次你坐在蜿蜒山路上的車裡,感覺頭暈、噁心逐漸襲來,不妨試試切一首節奏輕快的音樂。根據剛發表於《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研究,音樂不僅能影響情緒,甚至可能成為緩解暈車(motion sickness)的一種意想不到的「聲音處方」。

由中國河南科技學院(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神經科學家李逸倫(Yilun Li)領導的團隊,首次用腦電圖(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用於監測大腦電活動的儀器)即時觀察了人在暈車過程中的腦功能變化,並比較不同類型音樂的恢復效果。結果顯示,歡快音樂能讓受試者的暈車症狀減輕約 14%,優於冥想組與靜坐等待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音樂對身體狀態的潛在調節力,也引發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有些音樂能讓人「止吐」,有些反而讓人更不舒服?


小樣本實驗,卻揭開音樂與暈車之間的微妙關聯

研究團隊招募了 30 名健康受試者,讓他們坐進模擬駕駛系統,體驗一段刻意設計的「暈車行程」。

實驗設計

  1. 誘發暈車階段

    • 受試者戴上 EEG 腦電帽,研究員在駕駛模擬器上設計彎道與動態效果,以逐漸引發視覺與前庭系統(負責平衡感受)衝突,造成暈車感。
  2. 恢復階段分組
    受試者被分為六組:

    • 四組分別聆聽不同音樂類型(歡快、柔和、悲傷、另類風格)。
    • 一組不聽音樂,改以冥想 1 分鐘。
    • 一組直接在暈車感預期出現前結束行程(對照組)。
  3. 測量與數據收集

    • 受試者在試驗前後自評噁心、頭暈等症狀。
    • EEG 即時記錄腦區活動變化,尤其是枕葉區(Occipital lobe,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訊號複雜度。

核心發現

  • 歡快音樂:症狀下降 14%(vs 冥想組提升)。
  • 柔和音樂:症狀下降 13.4%。
  • 悲傷音樂:恢復速度低於自然等待,疑似會加重不適。
  • EEG 顯示,症狀越重,枕葉活動複雜度越低;恢復越好,大腦視覺區信號越豐富。

資料來源:Li et al.,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25


為什麼「悲傷音樂」會讓你更想吐?

從神經科學角度來看,暈車是由視覺、前庭與本體感受系統(proprioception,自我位置感知)之間的訊息不一致造成。當視覺感知到移動,但前庭系統感覺不到,或兩者頻率不匹配,就可能觸發噁心、頭暈。

研究推測,「悲傷音樂」之所以延緩恢復,可能源於情緒共鳴加重了身體的不適訊號

  • 在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負責情緒與記憶調節)中,情緒與痛苦感密切相關。
  • 悲傷旋律會觸發與不愉快經驗的情緒記憶,可能加劇身體對不適的專注與放大效應。

相反地,歡快或柔和音樂可能透過兩條途徑發揮作用:

  1. 情緒分散與愉悅激活:轉移注意力,使大腦將有限資源分配到與不適無關的感官處理。
  2. 自主神經系統平衡:改善心率變異性(HRV, heart rate variability),降低暈車伴隨的交感神經亢奮。

這也解釋了為何過去研究顯示,音樂能減緩虛擬實境所誘發的「網路暈」(Cybersickness),甚至在宿醉時提供舒緩。


生活應用:下次有暈車預兆,這樣做效果更好

雖然本研究樣本數不大,統計力量有限(即可能存在隨機誤差),但其中的應用思路對日常生活很有啟發性。

1. 預防大於補救

  • 在上車前先準備好「舒緩或歡快音樂列表」,避免隨機播放中出現情緒低落或旋律拖慢的歌曲。
  • 預設播放時長至少 1~2 分鐘,對症狀緩解更穩定。

2. 視覺與姿勢配合

  • 盡量面向前方看遠處景物,減少視覺-前庭衝突。
  • 避免在車內低頭滑手機或閱讀文字資訊。

3. 呼吸與放鬆技巧

  • 聆聽音樂時同步進行緩慢呼吸(每分鐘 6-8 次),有助於調節迷走神經活動,控制噁心。

4. 搭配營養補充

  • 某些營養素能穩定內耳平衡與神經傳導,配合音樂療法可能產生加乘效果(見下方推薦)。

總結與健康延伸建議

這項研究雖仍處於探索階段,但它再次強調「腦與感官之間的互動」在健康管理上的潛力。對於易暈車、暈船或 VR 遊戲暈的族群,音樂不僅是情緒慰藉,更可能成為即時干預工具。

在日常中,除了隨身準備合適曲目,還可結合幫助神經與前庭系統穩定的營養補充,從根本提升抗暈能力。以下是與本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營養建議:


(薑根萃取物)

功效說明:富含薑辣素(gingerols)與薑酮(shogaols),能影響中樞神經的嘔吐中樞與胃腸道訊號傳遞,臨床上常用於緩解暈車、暈船與妊娠噁心。
適用對象:經常暈車或需要長途旅行者。


(維生素B6)

功效說明:參與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合成,能減少噁心與嘔吐反應,並支持腦功能正常運作。多項研究證實對孕期與化療患者的噁心有幫助。
適用對象:暈車、暈船或特定治療期間需要控制噁心的人群。


(鎂)

功效說明:鎂是神經與肌肉功能的重要礦物,能幫助穩定前庭系統訊號,減輕因神經過度興奮引起的暈眩與緊張。
適用對象:伴隨肌肉緊繃、焦慮感或偏頭痛的暈車患者。


使用優惠碼 「bcw3191」,於 iHerb 官方網站 https://www.iherb.com?rcode=BCW3191 購買,可享 85 折至 95 折優惠。


ASCII 流程圖:音樂緩解暈車可能機制


暈車 → 視覺-前庭衝突 → 大腦枕葉活動下降
      ↓
聆聽歡快/柔和音樂
      ↓
情緒改善 + 注意力轉移
      ↓
自主神經系統平衡
      ↓
枕葉活動複雜度上升
      ↓
症狀減輕(14%~13.4%)
Back to blog